1. <span id="njjqs"><sup id="njjqs"></sup></span>
    2. 請先綁定手機號

      祖輩被譽“浙江李冰” 四川安岳湯氏后人秉承“書是天下英雄業 勤歸人間富貴根”

      在今天浙江紹興北35里錢塘、曹娥、錢清三江匯合處,有一座橋閘結合的明代建筑——三江閘。數百多年來,三江閘及其堤壩成功地阻擋著海潮的一次次侵襲,保護了紹興平原不再受咸潮之害,使其成為旱澇保收的膏腴之地,是明代濱海水閘建筑科技和管理最高水平的代表。

      這是中國水利史上繼夏之大禹治水、秦之李冰治都江堰之后,又一偉大的治水工程。而它背后的重要推動者,來自今天的四川資陽市安岳縣,有“浙江李冰”“紹興恩公”美譽的湯紹恩。

      近日,由四川省紀委監委機關、四川省委宣傳部主辦的第二屆“天府好家規”征集活動啟動以來,收到了各地家風家規故事。記者來到安岳縣岳陽鎮陶海村,了解湯紹恩治水的故事,以及湯氏后人如何秉承“書是天下英雄業 勤歸人間富貴根”的祖訓。

      治水

      修建三江閘平息水患 被譽“浙江李冰”

      陶海村位于安岳縣城北部,驅車行駛20分鐘左右便可到達,當地山環水繞、樹木蔥蘢。記者首先來到湯紹恩第十九代孫湯銓敘的家中,推開堂屋大門,“三江砥柱”幾個大字格外顯眼。

      “這個主要是因為他(湯紹恩)在浙江治水,修建三江閘而來?!睖寯⑹种钢戏秸f道。根據清乾隆五十二年(1787年)編纂的《湯氏族譜》記錄,元代湯氏先祖湯伯堅“由楚仕蜀,開安岳基”,至湯紹恩為第八世。

      浙江紹興以湯紹恩姓氏命名的路、橋、社區。

      而另一位湯氏后人湯朝林帶來了《湯紹恩述評》一書,這是由四川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原副巡視員、四川省地方志學會原副會長汪毅所著,該書詳細記錄了湯紹恩“一人、兩城、三江閘”的故事。

      明嘉靖五年(1526年),湯紹恩中進士,先后任戶部郎中、德安(今湖北安陸市一帶)知府,嘉靖十四年(1535年)調任紹興知府,最終官至山東布政使。是安岳古代歷史上第一位進入正史(二十四史)《明史·循吏傳》的人物,也是明代進入《明史·循吏傳》唯一的四川人。

      “他到紹興任職后,讓他思考最多的是當地頻繁出現的水患和旱情?!闭f起湯紹恩,湯朝林打開了話匣子。

      據悉,當時,山陰、會稽、蕭山三縣之水均經玉山閘入海,由于潮汐日至,擁沙積如丘陵,一遇大雨水潦,則水受沙陰不能驟泄,良田盡遭淹沒,老百姓苦不堪言。湯紹恩到任后,遍行水道,便敏銳地發現了核心問題——旱澇災害。于是親率人員遍察山會平原地理水道,多次實地踏勘,毅然決定在錢塘江、曹娥江、錢清江三江匯合處的彩鳳山與龍背山之間建造三江閘。

      三江閘閘墩。(圖據紹興市鑒湖研討會)

      三江閘工程始于嘉靖十五年(1536年)七月,翌年竣工。設閘門28個,象征二十八宿,故又稱“應宿閘”。閘內建有“涇溇”“撞塘”“平水”三內閘,備大閘沖潰之御;閘外筑石堤400余丈以扼潮水沖擊??獭八畡t石”(相當于現在的水標尺)于閘旁,用以根據水勢潮情啟閉閘門。

      嘉靖十七年(1538年),湯紹恩又主持打通古鑒湖東塘、南塘以及通塞的堰、閘,東西連亙百里,水面寬闊,既有利于蓄水,又便于船只交通。至此,經過湯紹恩的努力,紹興形成了河湖密布、土地平整、灌溉方便、旱澇不虞的三江水系。

      湯紹恩也因此有了“浙江李冰”“紹興恩公”的美譽。

      傳承

      后人銘記“書是天下英雄業 勤歸人間富貴根”

      三江閘的成功修建,使江海兩分,具有劃時代的意義。同時,它的實踐和巨大成功也證明了在選址、創意、施工、運用等諸多方面的科學思維、科學水平,代表了我國傳統水利工程建筑科技和管理的最高水平。

      紹興之后,湯紹恩官至山東布政使,晚年又回到故鄉。

      湯氏后人湯銓敘(左)與湯朝林(右)

      《安岳縣志》(康熙本)收錄有湯紹恩回到安岳后寫的四篇文章:為明安岳知縣董信祠堂所撰的《董公去思記》,為安岳文廟大成殿禮樂館新建落成所記的《新修大成樂記》,為紀念明安岳縣教諭李思文祠堂所撰寫的《李公祠記》和為明成化二十三年(1488年)湖南寧鄉縣云溪人楊廷諤在安岳任教諭期間所著《十禮圖說》所寫的《十禮圖說序》。

      湯紹恩去世后,安葬于陶海村。當時消息傳到紹興,百姓大為悲痛,感念他的恩德,從明萬歷年起就于府城開元寺和三江閘旁建立湯公祠、湯太守廟奉祀。清康熙四十一年(1702)敕賜湯紹恩為靈濟侯,雍正三年(1725)敕封為寧江伯,享有“澤被三江”的聲譽。

      2014年5月,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研究會,浙江省紹興市水利局、紹興市鑒湖研究會等有關單位,還組織人員專程前往陶海村,緬懷這位偉大的水利人。

      如今,三江閘雖然退出了歷史舞臺,但它的生命并沒有隨著使命的結束而終結,而是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而以湯紹恩為代表的湯氏家風,也歷代傳承。

      湯銓敘家中“三江砥柱”幾個大字之下,還寫有一副對聯:“書是天下英雄業 勤歸人間富貴根”。

      汪毅所著《湯紹恩述評》

      “這也相當于是我們的祖訓?!睖寯⑻岬?,從小就知道祖輩有一個為官從政的叫湯紹恩,但并不特別清楚其做官時的實際功績,“特別是紹興那邊專門過來人,我才明白祖先的偉大,作為湯家后人很自豪?!?/p>

      忠厚傳家久,家風濟世長。十四字的祖訓看似簡單,但湯銓敘認為意義深遠,“認真讀書、刻苦勤勞在什么年代都不會落伍,這是老祖宗的智慧,更是對我們后輩人的期許?!?/p>

      本文系轉載自其他媒體,如需刪除請聯系:028-26223105

      版權聲明:資陽網是資陽融媒體中心在互聯網上授權發布《資陽日報》、資陽廣播電視臺視聽節目的唯一合法媒體,歡迎有互聯網新聞發布資質的網站轉載,但務必標明出處“資陽網”和作者姓名;資陽市范圍內網站若要轉載,必須與本網簽訂協議。如若違反,資陽網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。
      轉載要求:轉載之圖片、文件,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,亦不能抹去我站點水印。


      下載‘資陽觀察’APP 了解更多新鮮資訊

      網友評論

      文明上網,理性發言

      全部評論 0條評論
        暫無評論

      請先登錄

      国产一级强 片在线观看AV,国产成人亚洲无码视频,日韩 欧美 国产 另类,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